在談到“行業發展趨勢”時,他用圖表的方式列舉了全國近幾年來的母豬存欄量、生豬出欄情況、豬肉產量情況及變化趨勢、未來10年豬肉生產展望、未來10年豬肉消費展望和生豬產業供給結構變遷,認為從短期來看,生豬養殖規模化程度會進一步提高,生豬產能將快速恢復;從中期來看,規模豬場會成為“主力軍”,推動豬肉生產;從長期來看,居民食物消費升級,會帶動豬肉生產穩定緩速增長。未來,豬肉消費形態會呈現出三個趨勢,即:冷鮮豬肉消費占比將顯著提升;豬肉加工制品的消費市場將得到進一步培育;豬肉消費分層逐步形成,黑豬等地方特色豬肉消費增長。
總體來說,未來10年行業的規模化程度將緩慢提高,規模化之路不會停下,但會降速。除了規模,企業預計會更注重盈利、質量和資本結構的安全度。
基于行業的發展趨勢,戴總裁提出集團2025年要堅持“一個中心”,即:圍繞現代化養殖,以變革創新為中心。做好“兩個管理目標”,即:一是市場服務管理目標。全面提升市場服務能力。打造一支有服務態度、有服務能力、有服務資本的營銷服務團隊(企業);二是工廠量化管理目標。全面提升工廠內部人員的質量意識,用質量和安全“一票否決制”管理績效,全面精準核算和績效工廠內各環節費用。管好“三個成本量化”,即:1、著力開發生產前的產品配方成本,做到原料質好價優,配方設計水平高;2、精準嚴控生產中的各項費用成本,讓量化對標管理到位;3、生產后成品的成本優,不斷降低營銷費用,產品定價合理。綜合提升產品的競爭力。戴總裁指出,有核心競爭力的現代化企業必須是“物美價廉”,也就是質量好、成本優。
戴總裁強調,創新、變革、服務創造價值是集團2025年工作核心的關鍵詞。營銷要進一步調整、優化、引進人員。我們要有服務的態度,服務的能力,服務的資本。
集團2025年的總體工作目標就是用“三駕馬車”(傳統網絡營銷要耕營好;散裝料銷售要加大力度;開創OEM)驅動營銷,讓銷量上一個臺階。各部門要圍繞變革,圍繞成本、圍繞責任人、圍繞問題的監督讓管理更加清晰化,對內各項費用要管理到位,從“有管理的目標”、“有具體的措施”、“有管理的責任人承擔責任”、“有對結果的反饋管理”這四個層次來深化管理的有效性;對外要“兩條腿”走路,做好營銷定價、銷售成本的管控,客戶管理從我做起,誰放賬誰負責;在責任方面要實施更加清晰的責任導向制,廠區內的責任人是廠長,廠區外(含辦事處)的責任人是營銷;在開源方面要敢于邁出OEM代工這一步,這不僅僅是業務部門的事情,需要四大部門(財務、技術、采購、風險管控)協力共進,積極做好風險的管控和資金的提供,我們需要團隊的力量共同參與變革,大家積極主動尋找資源去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