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該來的,終究會來。當中美將關稅調整至54%以上,其實就意味著中美的貿易已完全脫鉤,后面再加多少,也就是數字游戲,沒有太大的意思了。
據說受關稅影響,近期美大豆到岸價從原本的3800元/噸,瞬間暴增到5100元/噸。有專家據此推算出每頭豬的養殖成本陡然增加200元。與此同時,國家也出手了,將500 萬噸儲備大豆緊急投放市場,宛如一場及時雨,緩解了市場的燃眉之急。而早在半年前,中糧集團就帶領 130 家壓榨廠奔赴巴西,簽下了創紀錄的 3700 萬噸訂單。
綜合來看,短期影響不大,中長期則要看這場貿易大戰要打多久?要看中美誰能支撐到最后。現任美國總統本來就是一個商人,從政具有商人的思維,逐利而已,再加上美國與中國的體制是不一樣的,打持久戰更為困難。
此輪因關稅而引發的貿易戰,對美國對中國的經濟都會產生重大影響,這是不可否認的。民以食為天,我們可以不買房子、不買車子、不買衣服、不買首飾……但不能不吃飯,也不能不吃肉,這是剛需!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好飼料和放心肉,或許會成為此輪中美貿易大戰的最大贏家。
今天的中國早已跨過了溫飽線,大家開始向“吃好”方向轉變。中美貿易大戰或許會引發中國農牧行業的新一輪洗牌,原因很簡單,因國人口袋里的錢少了,他們會把錢聚焦在更放心的品牌商品上,寧愿少吃也要吃“精”、吃“安全”、吃“健康”,一旦發現不放心的商品,尤其是食品,就會果斷放棄。那些因為擅長概念營銷和科技狠活的企業尤其是食品企業必將被無情的淘汰,就這么簡單!因為市場的購買力相對小了,消費能力就會更聚焦在精品之上,“剩者為王”的花朵只會落在良心企業(家)的身上。當然,“科技狠活”與“科技創新”不是同一個概念,具有“科技創新”能力的企業會釋放出強大的市場生命力。農牧行業“科技創新”的本質就是好飼料、放心肉!
另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就是現在同仇敵愾的氣勢已起來,民憤已集聚,這時候再出現“投機取巧”的行為,對企業來說無疑是悲催的,負面影響力會成倍放大。
柯恩的使命是“創新養殖方案,創造美好生活”。從提出這個企業使命,至今已有10年。現在再看,這個使命依然有其價值。無論是以前做“好豬料”、做“好飼料”,還是現在做“放心肉”,其實都需要我們來不斷創新養殖方案,在符合企業、行業、國家標準的同時,更要向世界看齊,不斷創新,能為自己和客戶提供最優的養殖方案。飼料的下游端就是養殖,創造美好生活的本質就是為消費者提供放心肉,做品質生活的引領者和倡導者。
作為具有近30年的老品牌,柯恩飼料一向以質量穩定著稱市場,無論是膨化小豬料,還是升級版的300ABC仔豬料,都深受廣大豬場的喜愛,并助力崇義生豬被認定為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完美演繹了從“好飼料”到“放心肉”的匠心傳承。
特別說明:本文是小編的個人觀點,受學識、眼界和專業的局限,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