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已過, “清明”將來, 該時期氣溫回升20度左右,大量的蟲卵開始慢慢孵化出來,細菌開始繁殖,增加了水體的致病原。各養(yǎng)殖老板們都忙著殺蟲殺菌。殺好了清明節(jié)的這道蟲和菌,會減少四五月份的魚病發(fā)生,會讓全年的養(yǎng)殖更加順利,但是清明節(jié)殺蟲殺菌,你真的做對了嗎?
本文根據今年養(yǎng)殖現狀及筆者多年從事水產技術服務經驗,就清明節(jié)前后養(yǎng)殖技術要點做了深究,希望能給廣大養(yǎng)戶做一個參考。
一
清明節(jié)前后池塘養(yǎng)殖現狀
隨著2017年開始國家“環(huán)保整治”,2018年不僅延續(xù)了2017年的“拆除網箱”,還延伸到了“池塘禁養(yǎng)”,使得去年下半年魚價持續(xù)下跌,更甚至于出現春節(jié)期間“不升反跌”的反常現象。
導致最終的結果就是:
1、存塘量大,資金難于回攏;
2、走魚量不大但經過多次捕魚,更甚至出現經銷商收回的魚賣不出去,重新倒回池塘暫養(yǎng),導致常見水霉病;
3、水溫持續(xù)上升,但投喂量上不去,使得魚體體質越來越差。
二
清明節(jié)前后技術要點
驚蟄過后,氣溫逐漸升高,水溫恢復到20℃以上,魚吃料越來越兇。然而,溫暖的氣候條件同樣也利于各種病原菌(水霉病、鰓霉病、赤皮病等)和寄生蟲(以斜管蟲、車輪蟲和指環(huán)蟲為主)的快速繁殖,再加上剛過完冬,魚本身體質較弱,池塘水質的自凈能力差,極易爆發(fā)各種魚病,例如:腸炎、爛鰓、出血、錨頭蚤等。也因為這樣,在水產養(yǎng)殖中才會有“清明關”的說法,即每年的3-4月份會是第一個魚病高發(fā)期。
01
苗種的放養(yǎng)
現階段有不少養(yǎng)戶才干塘,也有部分養(yǎng)戶去年就已經干塘,現在準備放養(yǎng)魚苗。現在市場魚苗較多,那我們該怎么選擇較好的魚苗呢?
1.就近原則:最好就近進魚苗,一個是距離比較近,損害小些,還有就是了解賣魚苗老板的情況,較少喂抗生素之類的藥物,魚的體質稍微好些。
2.仔細觀察魚苗情況:選擇有光澤度,體表受傷較少,無鱗片脫落,活力強的魚苗。
3.盡快提早訓食:不管是喂草還是喂飼料,盡快讓魚苗吃點食物補充營養(yǎng),但是記住草不能一次性放太多,因為早期魚的腸道非常薄,吃的過多容易刮傷甚至刺穿腸道;第二個就是飼料開始吊著喂,這樣的目的就是讓魚苗吃食盡早恢復體質和免疫力。
愛心提醒:自己有魚苗塘的養(yǎng)戶,在清明前后轉大塘前,可以先進行一次集中殺蟲,并進行保健工作,這樣能保證魚苗下塘的成活率。
02
殺蟲殺菌——“兩蟲一菌”除病原
1、殺蟲兩次:抓住連續(xù)三天以上晴好天氣,進行兩次預防性殺蟲。建議第一次殺蟲用敵百蟲廣譜殺蟲;第二次顯微鏡檢測后再決定使用哪種殺蟲藥。兩次殺蟲相隔一個星期左右;
注意:A.殺蟲前一天,可以先改一次底,分解底部淤泥,使部分細菌蟲卵暴露在水體中,這樣殺蟲殺菌徹底一些。
B. 水溫低于20℃時,菊酯類殺蟲藥對魚的毒性大,禁止使用!
2、消毒1次:受去年年底雨雪天氣及3-4月份的陰雨天氣影響,加上魚苗運輸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的損傷,建議硫醚沙星+聚維酮碘一起使用,進行消毒
愛心提醒:清明節(jié)殺蟲殺菌過后,注意把錢多花在長魚;改善養(yǎng)殖水產動物的環(huán)境;增強水產動物的免疫力,抵抗力上。這樣才是很多養(yǎng)殖老板賺錢的不二法門,也是投資投在關鍵點上增加效益,減少風險的最終目標。
03
內服保健
魚苗放養(yǎng)后,應合理保健,以增強體質,提升抗病能力;修復魚體肝—腸循環(huán),降低餌料系數。
1、合理投喂:過冬后魚體質較差,內服保健前,切忌投料過多,投喂率控制在1%以內為好。內服保健后,每天加料的幅度不宜過大,需循序漸進,每天增加的投喂量應為前一天投喂量的20%左右。
2、強體防病:
A.使用膨化料拌藥:保肝護膽(免疫多糖、膽汁酸等)+多維+中草藥(三黃等)
B.使用柯恩功能性飼料(魚倍康膨化功能料或664顆粒性功能料)直接投喂:飼料中含有免疫多糖、微生態(tài)制劑、中草藥精華提取物等多種有效成分,不僅能夠提高魚體免疫力,還能起到一定的調水作用。
技術服務部 高豪銘